首页 资讯 正文

中药饮片集采各省陆续落地 中标企业整体乐观 全产业链洗牌已开始|传真

体育正文 220 0

中药饮片集采各省陆续落地 中标企业整体乐观 全产业链洗牌已开始|传真

中药饮片集采各省陆续落地 中标企业整体乐观 全产业链洗牌已开始|传真

财联社5月31日讯(记者 张良德)进入5月,中药饮片集采(jícǎi)落地进程加速,约(yuē)10个省份开始落实第一次全国(quánguó)中药饮片集采的中标结果,行业正式迈入 “集采时代”。

财联社记者走访多家(duōjiā)中药饮片企业(qǐyè)发现,部分中标企业目前(mùqián)订单“爆棚”,甚至因人员紧张放弃了(le)参展”第二十七届国际药材节“,多家企业管理层纷纷调高了今年的经营目标;中标企业对今年的业绩普遍持乐观态度。

同时,多位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(biǎoshì),集采落地带来的饮片市场变革对整个中药材产业链造成(zàochéng)的巨大冲击,犹如“蝴蝶效应”,从上游的种植端,到中游的流通(liútōng)环节,再到下游(xiàyóu)的饮片行业,各环节都在加速洗牌。

有企业已爆单(bàodān),中标企业对全年业绩预期乐观

随着中药饮片集采政策(zhèngcè)的推进,多省已开始推进集采结果的落地实施,部分企业(qǐyè)迎来业务高峰,集采中标企业对今年(jīnnián)业绩普遍持乐观态度。

河北(héběi)万东药业有限公司的安(ān)经理告诉财联社记者,公司在第一次全国中药材集采中标约9个品种,今年(jīnnián)至今业绩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5%~20%,预计全年营收同比去年有增长。

安国顺全隆中(zhōng)(lóngzhōng)标17个省份,各省平均中标15~16个品种,其销售经理表示(biǎoshì),该公司在此次中药饮片集采中采取了以量换价的策略,中标价格较过往批发价降幅在10%~30%之间,但公司业绩(yèjì)增长较为明显,公司对今年(jīnnián)业绩较乐观,预计年内销售收入能增长50%~100%。

某药企中药饮片(zhōngyàoyǐnpiàn)小包装产品 图片来源:财联社记者摄

上述“第二十七届(dìèrshíqījiè)国际药材节”会议组织方丞华会展现场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表示,有集采中标的中药饮片企业(qǐyè)因集采订单爆满,人员紧张到无法参加已预定(yùdìng)的展会。

多位业内人士预期中药饮片集采订单或在10月左右放量(fàngliàng),届时企业业绩(yèjì)有望出现明显增长。

但本草(běncǎo)鉴源CEO张津瑞告诉财联社记者,集采中标(zhòngbiāo)仅仅意味着企业获得了“入场门票”,并非拿到了“铁饭碗”。供货量并不是平均分配的(de)(de),供货效率(xiàolǜ)、产品质量、物流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实际业务量。同时,医院在选择合作企业时,更倾向曾长期合作或行业地位高、地方布局有优势的企业。

从集采中标(zhòngbiāo)名单来看(láikàn),中标企业在公司所在地优势明显(míngxiǎn),尤其是上市公司,达仁堂(600329.SH)、康美药业(yàoyè)(600518.SH)、佐力药业(300181.SZ)、太龙药业(600222.SH)等药企在本省区域内中标数量较高。

佐力药业中药饮片产品展柜 图片来源:财联社记者(jìzhě)摄

不过,整体来看,集采(jícǎi)中标的中药饮片已经开始替代过往医院自行采购的中药饮片。张津瑞告诉财联社记者,集采开始后,部分医院因(yīn)医保报销规则(guīzé),将集采目录内非(nèifēi)集采单位供货的多余库存退回,但这种情况并不普遍。

药材成本回落,利润超出(chāochū)部分饮片企业预期

除销量增长外,目前来看,中标(zhòngbiāo)企业今年的毛利也将高于预期。

去年集采时,许多中选企业(qǐyè)的报价近乎成本价,甚至(shènzhì)部分企业处于战略性(zhànlüèxìng)亏损状态。当时,不少企业忧心忡忡,预计2025年公司整体利润将大幅滑坡。

安国市一家中型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负责人对财联社(liánshè)记者表示,去年底公司原本也参加了全国第一次中药材集采,在第一轮竞价时,公司主动将产品价格下调了约20%,可是第二轮(dìèrlún)竞价又要求再降(zàijiàng)20%,公司经仔细核算成本后发现(fāxiàn),诸多品种若继续降价将陷入亏损泥潭(nítán),无奈之下只能放弃第二轮报价。

某饮片(yǐnpiàn)企业在安国国际药材节上推介其中标产品 图片来源:财联社(liánshè)记者

但市场风云变幻(fēngyúnbiànhuàn),今年以来,中药材(zhōngyàocái)原料价格回落。进入本月,随着集采结果正式进入实际供货阶段(jiēduàn),形势发生反转,饮片集采中标企业利润将明显高于预期。

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自2024年7月的高点(diǎn)(gāodiǎn)2253点附近,跌至今年5月30日的1756点左右,部分小品种药材价格跌幅近90%,大宗品种价格回落幅度同样巨大,党参价格从(cóng)2024年高点150元(yuán)(yuán)/公斤降至115元/公斤,甘草从23元/公斤跌至13元/公斤,白术从180元/公斤跌至80元/公斤附近。

张津瑞对财联社记者表示,集采后医院采购价格已锁定,而今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,使得中标企业的毛利率(máolìlǜ)提高,企业盈利(yínglì)能力明显(míngxiǎn)高于预期。

安国某大型中药饮片(zhōngyàoyǐnpiàn)企业透露,去年公司利润约为7000万元。今年,由于在多省集采中(cǎizhōng)中标品种数量可观(多个省份中标品种超过30个),预计营业额将(jiāng)迎来10%~20%的增长,利润预期有望与去年持平甚至(shènzhì)更优。

产业链各环节竞争格局或(huò)将重塑

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拥有(yōngyǒu)中药饮片生产资质的企业约2300家,最终(zuìzhōng)中标的饮片企业约600家。

张津瑞认为,参考(cānkǎo)化学药集采的发展(fāzhǎn)路径,医疗机构往往会优先选用中标产品,以此类推,未来医疗机构所(suǒ)使用的中药饮片也将逐步被集采中标饮片所替代,行业集中化趋势已初现端倪。

对于行业(hángyè)未来发展趋势,张津瑞表示,由于集采具有排他性,这将导致供应商数量减少。虽然小型饮片厂并非(bìngfēi)毫无生存机会,但大型饮片厂凭借规模优势、品牌(pǐnpái)影响力、资金实力及完善的供应链体系,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(gèngdà)的市场份额。

除大型企业外,集采(jícǎi)也有利于在原料、市场渠道占有优势(zhànyǒuyōushì)的饮片企业。

甘肃陇萃源百草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子龙认为,集采为单品种中药饮片企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。比如,以往甘肃部分中药饮片企业由于品种过于单一,难以满足医院多品种的采购需求,导致企业对医院销售时遇到诸多(zhūduō)限制。而今(érjīn),饮片集采政策(zhèngcè)中关于“中药材趁鲜(chènxiān)加工”、“产地溯源”的要求(yāoqiú),使得在(zài)原材料产地的单品种中药饮片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地域优势,逐步形成集聚效应。

而一些在原材料产地占有市场布局优势(yōushì)的(de)饮片企业和渠道商,也将受益于行业变化。安经理表示,其公司在河北本地有优势,但是到了外地还是找渠道商更合适,饮片企业和配送(pèisòng)公司的合作会更紧密。

多位(duōwèi)受访的业内人士(yènèirénshì)认为,中药饮片集采的规模将(jiāng)持续扩张,留给非中标企业的空间会越来越小,饮片行业或将加速洗牌。倘若(tǎngruò)今年继续推进集采,品种数量有望突破100个;未来两三年内,集采的饮片品种或将达到200~300个,常用饮片品种将大概率全部纳入集采范围(fànwéi)。

随着全国(quánguó)追溯体系的建立以及对原材料道(dào)地性的日益重视,产业链重心正加速向上游产地转移。部分上市公司也顺应政策加速布局,云南白药(000538.SZ)年(nián)报称,公司牵头(qiāntóu)趁鲜加工品种标准研究18项,占云南省趁鲜加工品种的90%。

与此同时,像安国、亳州、玉林等传统大型中药材市场(shìchǎng),其流转能力可能会(huì)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。多位药商对记者(jìzhě)表示,打算在保留亳州、安国店面的同时,在产地云南或甘肃开设新店面,向上游加强(jiāqiáng)布局。

(财联社记者 张良德(zhāngliángdé))
中药饮片集采各省陆续落地 中标企业整体乐观 全产业链洗牌已开始|传真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